我市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题培训
二、报名时间请各企业于2021年9月12日-2021年9月13日中午12:00之前到我委能源办(磴口县党政办公大楼609办公室)报名,并领取相关资料,逾期不再受理。
根据安泰科锂分析师介绍,近期多数锂盐厂暂停了对外报价,集中月底谈价,涨价预期明显。其中,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10.1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0.44万元/吨,价格较前两日维持单日每吨2000元的调涨幅度。
8月19日,据百川盈孚数据,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全面突破10万元/吨大关。01 短期没有压制锂价因素数据显示,今年7 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8.4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7月底,澳洲主力锂矿Pilbara首次公开拍卖锂辉石精矿,1250美元/吨的成交价,创下锂辉石价格历史新高;相对公司650美元/吨的长单价格近乎翻倍。SMM数据也显示,8月初以来,国产碳酸锂价格上涨开始加速,从8.9万元/吨升至8月18日的9.8万元/吨。为了争取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不少头部企业也纷纷开始了锂资源的布局。
至于氢氧化锂方面,价格亦不断走高。对于碳酸锂价格的异动,业内分析认为,在三季度原料供应偏紧的格局下,锂精矿价格连续走高,这对锂盐企业来说,尤其是只有产能、缺少上游锂矿布局的生产企业,构成了显著的成本支撑。图片来源:韩华集团此后,韩华集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韩华Q-Cells进行了管理和技术上的改革,让其一直保持在全球组件出货量前十的位置,也曾跟我国不同时代的组件龙头交手。
因此,韩华Q-Cells是为数不多能对我国组件企业形成竞争的太阳能制造商。但在电池技术方面,就让人有些不解,作为具有超过10GW组件产能的光伏龙头,韩华Q-Cells选择了可与PERC产线兼容的TOPCon电池技术,主要是考虑到节省投资成本。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在德国取消了优厚的光伏补贴之后,Q-Cells也从金字塔顶端滑落,并于2012年4月宣布破产。作为光伏产业门外汉的韩华集团,却敢于投入巨资在同年10月就收购了Q-Cells,成立了韩华Q-Cells。
但据其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5月,韩华Q-Cells就已拥有高达12.4GW的光伏组件产能,2020年全年组件出货量却只有9GW需要注意的是,各头部组件企业报价咬的非常紧,差价基本保持在0.01元/瓦左右,可见其竞争之激烈。
例如,平均价格最高的一标段,大尺寸组件占比超86%,且供货区域多在西北区域,故均价较高。其中,M6、G1硅片价格上涨0.25元/片,现价分别为5.34、5.24元/片,涨幅为4.9%、5%;M10硅片价格则上涨0.3元/片,现价为6.41元/片,涨幅为4.9%。通过表格来看,一、二、三标段头部组件企业报价全部低于该标段的平均单价,高价基本来自于二线组件企业,个别企业几乎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平均单价门槛。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的根本原因,仍是由于硅片企业开工率持续提升导致硅料环节供需错配度逐步恢复至上半年状态,在此过程中,阶段性供不应求现状继续支撑硅料价格小幅上涨。
值得强调的是,各标段不同型号组件规模比例以及供货区域的不同使得各标段综合均价有一定差异性。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們、风芒能源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新能源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14-16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经历去年至今年轮番涨价,终端承受能力有限,此番调整订单价格若要500W+单面组件稳居每瓦1.8元人民币以上的水位恐有难度。会议将从光伏、风电、储能及综合能源等领域,就电站设计、工程施工与设备选型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助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5日,硅业分会发布新一轮多晶硅料价格,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6-21.9万元/吨,成交均价小幅上涨至21.3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7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0.4-21.7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1.1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62%。具体开标结果见下: 开标结果(橙色标记为头部组件企业) 招标要求根据开标结果来看,各标段最低综合单价与最高综合单价均来自于二线组件企业,且最低报价来自于同一家企业。
就在本轮集采开标当日,隆基股份硅片价格普涨0.25~0.3元/片,涨幅约5%。硅业分会表示,截止本周,硅料企业9月份订单基本已全量签订完毕,甚至有个别企业10月份订单也几乎签订完毕,故大多数硅料企业本周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基本无余量可供,只有个别急单、补单以相对高价成交,因此小幅拉升了本周硅料成交均价。
尽管五标段大尺寸组件占比仅为50%,但由于供货区域多在西南等地,故均价稍显较高。在具体供货日期方面,由于是框架集采,双方采用框架合同+实时订单模式,仅约定合同有效期为一年,具体供货由项目实际需求决定。硅料、硅片价格在持续上涨的同时,玻璃、铝边框等辅材价格亦在不断涨价。最低综合单价来自于五标段,报价1.746元/瓦,最高综合单价则出自于二标段,最高报价为1.942元/瓦。根据PV InfoLink最新价格跟踪分析显示,组件环节持续受到供应链、辅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挤压,组件厂家虽然对9月新单报价调涨,但终端接受度明显有限,实际成交订单仍尚未落地。有光伏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又是一次开标当天,原材料涨价的集采,近日玻璃、铝框等涨了6-7分钱,硅料又要涨价,云南双控硅料减产后持续紧张,不到半个月成本涨了近1毛五。
随着时间进入第三季度尾声,光伏硅片价格相比于年初M10型号的3.9元/片而言,目前涨幅已经过超过64%。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物资公司北京配送国能e购商城5500MW光伏组件采购开标,共计9家组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头部组件企业5家,二线组件企业4家。
近段时间以来,光伏行业各环节产业链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以目前非一体化硅片企业相对持稳的价格和开工率来看,硅料价格短期内也将延续持稳微涨的态势。
而非一体化的硅片企业价格调整尚需考虑电池片、组件环节的接受度,若涨价导致对应的下游企业开始减产,则硅片和硅料需求将再次收缩,价格也会陆续进入调整阶段,故预计非一体化企业硅片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本次集采共划分5个标段,按照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区域进行了标段划分,各标段组件型号涵盖445~530及以上不同功率的单双面单晶组件,故投标企业仅针对各标段投出总报价,单价核算为综合单价。
一方面是硅片相对短缺的供应支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一体化企业在价格上涨后在保障下游利润方面仍有相对优势有光伏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又是一次开标当天,原材料涨价的集采,近日玻璃、铝框等涨了6-7分钱,硅料又要涨价,云南双控硅料减产后持续紧张,不到半个月成本涨了近1毛五。随着时间进入第三季度尾声,光伏硅片价格相比于年初M10型号的3.9元/片而言,目前涨幅已经过超过64%。本次集采共划分5个标段,按照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区域进行了标段划分,各标段组件型号涵盖445~530及以上不同功率的单双面单晶组件,故投标企业仅针对各标段投出总报价,单价核算为综合单价。
例如,平均价格最高的一标段,大尺寸组件占比超86%,且供货区域多在西北区域,故均价较高。尽管五标段大尺寸组件占比仅为50%,但由于供货区域多在西南等地,故均价稍显较高。
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的根本原因,仍是由于硅片企业开工率持续提升导致硅料环节供需错配度逐步恢复至上半年状态,在此过程中,阶段性供不应求现状继续支撑硅料价格小幅上涨。而非一体化的硅片企业价格调整尚需考虑电池片、组件环节的接受度,若涨价导致对应的下游企业开始减产,则硅片和硅料需求将再次收缩,价格也会陆续进入调整阶段,故预计非一体化企业硅片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物资公司北京配送国能e购商城5500MW光伏组件采购开标,共计9家组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头部组件企业5家,二线组件企业4家。需要注意的是,各头部组件企业报价咬的非常紧,差价基本保持在0.01元/瓦左右,可见其竞争之激烈。
近段时间以来,光伏行业各环节产业链价格仍在持续上涨。其中,M6、G1硅片价格上涨0.25元/片,现价分别为5.34、5.24元/片,涨幅为4.9%、5%;M10硅片价格则上涨0.3元/片,现价为6.41元/片,涨幅为4.9%。经历去年至今年轮番涨价,终端承受能力有限,此番调整订单价格若要500W+单面组件稳居每瓦1.8元人民币以上的水位恐有难度。硅业分会表示,截止本周,硅料企业9月份订单基本已全量签订完毕,甚至有个别企业10月份订单也几乎签订完毕,故大多数硅料企业本周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基本无余量可供,只有个别急单、补单以相对高价成交,因此小幅拉升了本周硅料成交均价。
最低综合单价来自于五标段,报价1.746元/瓦,最高综合单价则出自于二标段,最高报价为1.942元/瓦。通过表格来看,一、二、三标段头部组件企业报价全部低于该标段的平均单价,高价基本来自于二线组件企业,个别企业几乎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平均单价门槛。
根据PV InfoLink最新价格跟踪分析显示,组件环节持续受到供应链、辅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挤压,组件厂家虽然对9月新单报价调涨,但终端接受度明显有限,实际成交订单仍尚未落地。一方面是硅片相对短缺的供应支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一体化企业在价格上涨后在保障下游利润方面仍有相对优势。
值得强调的是,各标段不同型号组件规模比例以及供货区域的不同使得各标段综合均价有一定差异性。以目前非一体化硅片企业相对持稳的价格和开工率来看,硅料价格短期内也将延续持稳微涨的态势。